• 1
  • 2
  • 3
  • 4
  • 5

当“互联网+”加上碳交易

来源:网络 上传:本站 时间:2016-09-28 阅读:

  碳交易是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其本质是希望尝试利用市场手段帮助企业用成本最优(Most Cost-Effective)的方式减排,从而有效地调节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

  在我国成为第23个完成批准《巴黎协定》的缔约方后,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进程将大大加快推进。届时,总量限制下的碳配额交易可以将企业的碳排放行为变成内部的运营成本,从而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职责,提升节能减碳管理水平,促进产业低碳转型升级发展。此举不仅为企业的长久发展积蓄实力,也为区域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由此可见,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碳交易市场本身的发展,更是绿色低碳产业的整体协同发展。要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首当其中的是要解决产业中供需不匹配问题。

  “供需不匹配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在绿色低碳产业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看似产能过剩,其实是市场有效产能和优质产能的严重不足;看似需求乏力,其实是早已悄然升级的多元化需求对低端供给无感的现实。在低碳转型时期,如何增加有效绿色供给,满足客户的发展需求,这是传统节能环保企业创新的着眼点,也是其商业模式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产业下一轮增长的关键,以产业互联网为核心的创新商业模式正逢其时。可以说,产业互联网的应运而生为节能环保企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二十六章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鼓励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联盟。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积极发展分享经济。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上,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低碳事业共同体》主题发言中, c30低碳+ 平台创始人李华林指出, c30要培育基于互联网的创新的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共同体,本着开放、互联、合作与分享的精神,建立智能互联的绿色生产单元、强化接入能力和互联能力、强调个性化地生产制造及管理服务能力,最终形成网络化在线协同分工流通新局面。

  随着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协同共享机制”将成为社会进步的载体,它将打破旧有的社会分工和组织模式,并重新定义产业边界,进而产生一个个以行业为核心促进产业发展共享利益成果的行业“共同体”组织。

  低碳产业共同体就是在此背景之下,在平等的基础上,由低碳产业内包括用能与控排企业、节能环保公司、服务提供商、绿色金融机构、第三方独立咨询商以及环境权益交易部门等多主体共建的、资源共享、实现共赢的、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共建、共享、共赢、开放和平等。 c30低碳产业共同体的精髓就是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上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其以互联网为工具,直击低碳产业内信息不对称的痛点,精准匹配供需双方,实现信息撮合。

  代表趋势的 c30低碳+产业互联网为重组绿色低碳产业生态而生,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升级换代与市场规则和信用体系重构的使命而来。 c30运用“互联网+”的系统理论模式,旨在解决节能环保市场中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不平衡问题,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市场中的产品、技术和产业的升级转型,为绿色低碳产业的下一轮增长贡献能量。

  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推出,是我国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和必然选择,也是在新常态下对国内经济市场的一种创新“供应”。这种“总量控制的碳配额交易”势必在市场上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强化了企业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动机,激发了企业多层次的需求,市场将在绿色低碳新技术、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乃至整个产转型升级层面,呼唤更多的、有效的供给,从而推动供给侧的重组和优化,促进新的供需平衡。

  面对新的供需平衡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时代,绿色低碳产业内部也萌生出阵阵破茧冲动:

  --以传统管理运营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新常态下普遍具有快速实现项目转化的需求,且在此过程中,需要降低难度,减少成本,增加收入。

  --能源资源消耗企业具有低碳转型发展的内生需求,积极主动参与碳交易市场。

  --立足于低碳产业的从业者,希望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渠道协同和价值共享。

  --低碳产业内各专业力量,希望加入专业社群,分享信息,推动职业化的成长。

  凯文•凯利说过:“根据需求来创造经济,这就是未来的趋势,而且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 c30低碳+产业共同体关注来自用户的核心需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创造共享经济。更为重要的是,平台参与者在共享过程中将不断衍生新的需求,进而促进更多高质有效的供给,这也为“供给侧改革”战略在绿色低碳领域的落地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声明:作者系c30低碳+平台创始人 李华林,本文为原创,独家供稿《易碳家》,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