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实现“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碳交易市场蓬勃发展,企业参与碳交易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从企业碳排放权的买卖时机、企业长远战略、企业之间碳交易博弈、企业参与碳交易模式来探究企业在碳交易中制胜的策略。
一、企业考虑碳交易策略必要性分析
我国从2008年开始,先后在北京,天津和上海建立了三个自愿性的环境交易所,形成了碳交易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已经进行二氧化硫排放交易,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启了企业自愿减排市场,此外十二五规划也要求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见碳减排也成了政府的目标之一。尤其2012是京都议定书对我国没有强制性减排义务的最后一年,直到目前我国在碳减排上所做的,主要是与西方企业合作,通过CDM机制来进行碳交易,我国企业主要扮演单一的卖方,但从2013年起,我国将会有一定配额进行碳减排,这些配额最终会分配到相关我国的企业进行,无论其对环保持何种态度,政府都要求企业进行参与,企业在碳交易过程中采取恰当策略,无疑是在减低企业成本,同时也可在新市场中获取利益。
当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一种产权时,拥有它,便是资源,资源是企业能力的来源,企业能力是竞争力的来源,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力的来源,持续竞争力是优势的来源,企业优势是超额利润的来源,故在这样的低碳理念的大背景下,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壮大的现状下,企业摸索制胜的碳交易参与的策略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显而易见。
二、企业碳交易策略分析
1.企业开发技术自我减排和购买减排权的策略衡量
碳排放权交易和其他商品交易其本质是一样的,低买高卖,现在的情况,已知政府会在不久的将来要求企业碳减排,或许是通过配额形式,或许是税收形式,我们先来做这样一个假设:未来排放二氧化碳将会须要支付成本。该假设意味未来盈余二氧化碳排放权企业可以卖该产品,而缺少的可以买。企业所面临的策略,何时买,何时卖,企业获得利润最大。
首先我们先引入影子价格这个理论,影子价格是一种边际价值,设B 是{ max Z = CX | AX ≤ b,X ≥0 }的最优基矩阵,由强对偶定理知Z* =CX*= CBB-1b=Y*b=W* 由此,影子价格CBB一1实质上是资源的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
具体企业可以根据该边际成本的衡量来进行策略选择,当然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越来越巨大的减排压力角度出发。因此,在当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还处于低位时选择自主开发,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
2.从企业战略层面考虑策略
据世界银行统计分析从2007年到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的增长中,化石燃料占77%,其中,石油需求从2008年的8500万桶/天增长到2015年的8800万桶/天, 2030年增长到1.05亿桶/天,石油需求的高速增长势必会导致石油需求的枯竭。
企业如果依赖碳排放较多的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石油枯竭和国家战略性储藏将是指日可待,对于这些企业而言,研发使用新能源,开发利用燃料替代技术,已然超越了环保的话题,而是真正涉及企业自身生存与否的一个重大要素。现在的世界竞争格局已经进入了超级竞争格局,市场的假设已经被不稳定性和变化的观念所取代,在环保观念日益盛行的今天,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多排放,不仅会增加企业未来的有形成本,同时也对企业品牌构建造成冲击,所以对于那些能源消耗大,对于石油需求大的企业,即便在计算边际成本上,开发技术的成本高于碳减排后的交易价格,从长远战略角度考虑,企业也应当进行自我减排,开发减排技术,开发新能源,毕竟这一部分的经济利益损失,将会在未来获得补偿,并且增强企业软实力。
3.企业之间博弈考虑碳交易策略
假设政府为企业A、B的配额都是100吨,A、B都需要再减100吨。A的减排技术比B要先进,A的减排成本是每吨50元,而B却需要每吨150元(该数值是以欧盟减排成本和中国减排成本相近)。A、B都有两个选择:自减或者购买。市场价格(m)有三种可能性,大于150元,小于50元和处于两者之间。
(1)m>150,我们取200为例:
由于m>150,故100m>15000,当市场价格比减排技术低的企业进行自减的价格都要高时,AB企业都会选择进行自减。
(2)50< m<150,我们取100为例
该情况下,A企业选择自减,而B企业选择购买
(3)m<50,我们取40为例
当市场价格低于A、B当中较低一方的自减成本时,两企业都不会选择自减。因而,(4000,4000)是AB的最优策略,即双方都选择购买。
由于表1和表3的这两种情况比较极端,而且在目前的背景下,已经不存在,我们就来考虑当价格介于50元和150元之间,(5 000,10 000)是AB的最优策略,但容易发现,B始终比A多付出5 000元的成本代价。
假设AB互相敌视,实现减排目标,最理想的一种状态B和A一样需要付出5000元的成本。而AB合作共同实现减排目标,双方都只需付出3000元成本,与(5000,5000)相比,(3000,3000)更具有帕累托优势,它使双方共同的成本降低,也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落后企业会不断学习先进企业的方式,以及寻求和先进企业合作,极力改变自己的竞争地位,在这样的碳交易市场上,合作比独立研究更快有成果,并且能运用于市场,而先进技术企业可以通过与落后企业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相应地获得碳减排量。目前,碳项目市场主要包含两个子市场,一是技术换资源市场,另一个是联合减排市场。企业可通过分析外部的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选择其中一种,对于技术换资源,一般适用于合作双方在技术上差别比较大,对于联合减排比较适用企业性质类似,甚至是上下游企业之间。
4.企业参与碳交易领域选择策略
对于企业来说,最直接参与参与碳交易一方面可以减排,另一方面,可以购买减排权,除此之外,还可以间接参与,通过投资碳交易来参与与开发这片浩瀚的蓝海。
投资领域主要有六大方式,一种是直接投资碳交易相关资产,作为股东或是合伙人;其次是投资以碳交易为主要获利来源的碳基金――截止2006年,全球已有64亿美元被投入50个碳基金用于购买碳减排。再次是自行设立碳基金,成为国际买家;或是经营CDM项目咨询公司,咨询公司致力于可开发减排的工厂项目,项目主要产生CER(核证减排量)卖给需要的企业或基金公司;也可以直接开发CDM项目。最后一种是主导或参与发起新的碳交易所。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超过石油期货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对于以上这些选择跟企业的财力,发展业务,人才储备等都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发起交易所一般的企业是很难企及的,不能觉得有利润就盲目跟从。
三、结束语
参与碳交易,对于企业而言,可预见的利益有很多,诸如,新能源开发,技能技术提高,企业品牌打造,技术的提高,这些带来的是有形资源,而品牌打造,社会形象的塑造,带来的是无形资产,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全球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曾使许多活跃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投资机构由于现金流紧缩而退出碳市, 部分买家为了套现而抛售持有的排放额度, 使碳排放权市场供大于求。固企业在考虑参与碳交易市场,必须考虑全球经济复苏情况。
来源: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