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向有关部门明确了一项“硬任务”: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要坚决淘汰关停。“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很有必要,一定要设置一个‘底限’指标。”李克强强调。
早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他当时提出的具体举措之一便是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12月2日,这项议题被摆上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讨论桌。会议指出,在全国全面推广超低排放和世界一流水平的能耗标准,是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改善大气质量、缓解资源约束的重要举措。会议决定,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克,东、中部地区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达标。同时,要结合“十三五”规划推出所有煤电机组均须达到的单位能耗底限标准。李克强说,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只有“平均指标”,还要有一个“底限指标”。“如果只在全国‘平均’,那各个区域可能有的会很高,有的则很低。”他说,“我们一定要有个底限标准,不符合标准的要坚决淘汰。”李克强举例道,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逐步关停立窑小水泥项目就经历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关停日产300吨的项目,然后是日产500吨的项目,再到后来日产千吨的项目也逐步关停。这个过程就是在遵循‘底限’标准。”为此他明确提出,要结合“十三五”规划推出一个底限标准,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坚决淘汰关停。“一定要抓住高效清洁利用燃煤这个‘牛鼻子’,核心问题是把煤耗降下来。”按照有关部门测算,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约原煤约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电力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可降低60%左右。
由此可见,“十三五”期间,二氧化碳减排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中国政府主动实施二氧化碳减排,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我们知道,二氧化碳CO₂平均约占大气体积的397ppm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随季节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当春夏季来临时,植物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减少;反之,当秋冬季来临时,植物不但不进行光合作用,反而制造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上升。二氧化碳常压下为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不可燃的气体,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是一种温室气体因为它发送可见光,但在强烈吸收红外线。二氧化碳的浓度于2009年增长了约二百万分之一。海洋是地表最重要的储水库,也是全球碳的第二大循环系统。通过对海洋循环以及CO₂溶于海水的系统模拟证实,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约40%的CO₂会被海洋吸收。海洋中吸收与释放的CO₂的量旗鼓相当。因此,海洋可被视为地球上最大的CO₂水池。海洋不仅从大气中吸收CO₂,同时将其自身储存的CO₂释放至大气中,海洋能作为CO₂的存储池也是因为其吸收CO₂的量略大于释放的量。二氧化碳主要的会形成温室效应。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会逐渐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近100年,全球气温升高0.6℃,照这样下去,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由温室效应所引起的海平面升高,也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两极海洋的冰块也将全部融化。所有这些变化对野生动物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多达四成的地面二氧化碳排放是由于火山爆发。据估计,每年火山爆发释放约130-230万公吨(145-255万吨)二氧化碳到大气中。温泉等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在意大利的一个城市,当地的二氧化碳浓度一夜之间上升到75%以上,足以杀死昆虫和小动物,但在白天当阳光照射因为升温相当快,导致气体对流而分散。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火山爆发排放量130倍以上:一年270亿公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由于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这一群体的成员越来越多,使温度呈升高趋势,近100年,全球气温升高0.6℃,照这样下去,预计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至4.5℃。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100年,海平面上升14厘米,到21世纪中叶,海平面将会上升25至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亚马逊雨林将会消失,两极海洋的冰块也将大部分融化。所有这些变化对野生动植物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空气中一般含有约0.03%二氧化碳,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影响,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生态红灯已向人类高高亮起,所幸的是,旨在遏制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已经生效,有望通过国际合作来遏制温室效应。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地球,保护地球,关爱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永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