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注】碳市场、“四权”交易……中国走出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五条路径

来源:网络 上传:本站 时间:2023-08-17 阅读: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各地以多种形式开展了宣传庆祝活动。从“两山”理论,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承载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人们正收获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而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也把绿水青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当前我国至少已探索到五条生态资源价值化路径,每一条都将产生持续的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

  路径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两周年,累计成交量2.4亿吨,成交总额达110.30亿元。这成为推动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大力量。

  据了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约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45%。按履约量计算,第一个履约周期履约完成率为99.5%。碳排放权交易推动了企业的节能减排,许多电力企业把节约出来的碳排放权拿来出售,成为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京能集团2021年通过出售1050万吨碳配额,就实现了4.5亿元的盈利。因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企业直接获利。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推动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二是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三是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促进增加林业碳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四是依托全国碳市场,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路径二:跨区域生态利益补偿

  6月5日晚,浙江、安徽两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标志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提档升级。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汇入浙江省千岛湖,是浙江最大的入境河流。据报道,从2012年开始,浙皖两省连续开展了三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标准,安徽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

  该协议提出,2023年补偿资金总盘增至10亿元,从2024年开始,资金总额在10亿元基础上参照浙皖两省年度GDP增速,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安徽省因为保护水源水质而获得下游浙江省的经济补偿,生态保护获得直接经济收益。

  早在2016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就指出,到2020年,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建立区际生态利益补偿机制可有效缓解区域间因生态利益不公引起的冲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区域环境正义。截至2022年,我国18个省份在13个流域探索开展了跨省流域上下游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在区域发展中找到了立足点。

  路径三:农业碳汇推动工商业支农

  2022年5月,中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落地。经该平台撮合,厦门银鹭食品集团签约购买了军营村、白交祠村首批农业茶园碳汇,用它来抵消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部分碳排放。经核算,军营村、白交祠村生态农业茶园2年期碳汇为3357吨。此后,该平台与黑龙江省有关方面达成协议,将挖掘东北黑土地的吸碳价值,开发黑土地碳汇资源。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该项目正在开发实施中,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将实时推向市场,从而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生态价值补偿。

  农业碳汇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农业种植、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中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通过提供农业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农业生产转化为碳交易产品,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在全国,一些社会公共机构联合企业、地方正在就土壤有机质提升的固碳成效展开研究工作,并以此展开土壤有机质提升固碳的方法学研究。

  如果农业碳汇相关的方法学被开发出来,那厦门“种茶园卖空气”的农业碳汇开发试点将会得到极大拓展,并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一条有效路径。同时,也会成为乡村振兴推动力量。

  路径四:“四权”交易构建GEP体系

  今年年初,江西省首单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融资产品落地。此次GEP融资项目通过在污水处理费收费权质押的基础上追加仙女湖GEP值作为质押保证申请贷款,贷款金额为1亿元。这为未来环境资产作为单一质押物进行融资作出了有益探索。

  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将GEP解释为: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生态产品的价值总和,包括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其中,物质产品价值是农、林、畜牧、渔业等产品价值;而调节服务主要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海岸带防护、洪水调蓄、碳固定、氧气提供、空气净化、水质净化和气候调节等。

  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唐文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2021年江西省以公共资源交易集团为依托,包括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及林业碳汇等环境能源权益交易全面起步,统称为“四权”交易。

  此后,2022年1月,江西省新余市发文,其中提出积极推进GEP核算试点,推广“畜禽智能洁养贷”“信用+多种经营权贷”“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公益林补偿收益质押贷”“GEP贷”等金融产品。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推进金融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生态产品价值注入金融力量。如何构建GEP核算体系,如何将GEP资源价值化?江西的探索正在路上。

  路径五: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绑定

  生态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古迹游、场馆游、美食游并列的重要旅游形式。近年来,生态游尤其火爆,也成为绿水青山最直接的价值转化形式。

  据新京报8月15日报道,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安吉正把绿水青山变成摸得着、看得见的金山银山。

  2022年以来,安吉开展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把生态保护修复与乡村振兴、绿色共富有机融合。曾经的矿山变身旅游露营地,撂荒的耕地变身七彩田园旅游目的地,水泥厂厂房变身零碳图书馆……

  安吉的故事还在全国重复上演。贝壳财经记者采访到,北京通州的东方化工厂变身绿心公园,太原风沙之地汾河滩变身城市郊区公园。而一些农场经过对一些小而美景点的改造,免费对外开放,成为一个个网红打卡地,而村民只收取停车费,并通过经营农家饭店、搞民宿、卖土特产实现了致富。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高级研究员阳能在做客贝壳财经会客厅时表示,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最公平的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可以让与之相关的所有人受益。

  同时,生态环境也为消费升级中的旅游业提供了前提条件,成为一地发展经济的核心资源。当然,发展文旅产业也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力争两者形成良性的促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