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一周动态:COP27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 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

来源:网络 上传:本站 时间:2022-11-28 阅读:544次

  国内动态

  (一)国内要闻

  1.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价格机制改革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价格机制改革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鼓励高耗能行业通过自建可再生能源项目或购买绿证等方式提高光伏发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消纳比重,研究非化石能源消纳比重与阶梯电价联动机制。落实国家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推动燃煤发电企业运用新技术加大环保设施建设,提升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江西省发展改革委)

  2. 生态环境部:发布《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近年来,通过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目标到2025年,全国重度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成效,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移动源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部)

  3. 山东省住建局:《山东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

  绿色建材指在全生命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是推动城乡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举措。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3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发〔2022〕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建标〔2022〕53号),落实国家、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制定本行动方案。(山东住建局)

  4.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印发《湖南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印发《湖南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方案》指出,围绕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统筹、多能源互联互补、新能源与电网协调、能源供需平衡等能源产业发展要点,积极布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技术。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和储能等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技术;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先进发电技术;氢能“制储输用”和燃料电池、生物质能及地热能技术;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火电机组提效降碳等化石能源节能降碳技术。适度超前布局氨能、干热岩热能利用技术。(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5.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发〔2021〕37号),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提升计量能力和水平,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以碳计量为重点,生物、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计量为主线,多领域实现智能化计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不断完善,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国家碳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产业动态

  1.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健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规范,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划清所有权与使用权边界。制定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明确核算指标体系、具体算法、数据来源、统计口径等。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编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报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 两部门:鼓励锂电企业通过签订长单、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鼓励锂电(电芯及电池组)生产企业、锂电一阶材料企业、锂电二阶材料企业、锂镍钴等上游资源企业、锂电回收企业、锂电终端应用企业及系统集成、渠道分销、物流运输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签订长单、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明确量价、保障供应、合作共赢。(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3.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和《平板玻璃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

  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委托,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牵头组织全行业科研院所、试点企业及相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和《平板玻璃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为建材(水泥、平板玻璃)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建材行业发展目标,科学做好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推动水泥行业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根据《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制定。

  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发布,旨在提高现有水泥工业设备的性能和效率,通过技术优化和局部改进降低系统能耗,达到碳减排的目的,水泥企业可根据实际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状况组合使用。

  平板玻璃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发布。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能效低于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牵头组织)

  4. 五部门:联合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综合试点

  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湖州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深圳市、重庆高新区、四川省成都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等10个地区首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综合试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综合试点是贯彻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决策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

  5. 山东省:开发建设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和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沿黄25县(市、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推进能源结构有序调整。开发建设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和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推动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示范。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对于配套建设或租赁共享新型储能设施的项目,符合条件的优先并网消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国际动态

  (一)综合

  COP27“向正义迈出重要一步”:损失和损害基金成关键成果,淘汰化石燃料进展寥寥

  在经历了两天的“加时赛”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终于达成了一份关键协议。

  当地时间11月20日,COP27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闭幕,较原计划延长两天,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用于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与会代表同意在2023年下一次峰会前成立损失与损害基金,关键细节仍未敲定,出资国和受益国名单也将在明年商榷。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王永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损失和损害基金是此次COP27达成的一项主要成就,后面应该会有一些资金给到部分发展中国家。但另一方面,鉴于此前富裕国家未能兑现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承诺,后续损失和损害基金能发挥多大作用还存在不确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大会上各国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上没有取得进展,而这正是驱动气候变化的最大因素。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此次COP27会议是在全球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背景下召开的,由此能源安全和能源减排便构成了一对突出矛盾,从对各国经济和居民生活影响看,能源短缺对当下和短期经济社会生活的冲击更大,各国将不得不在能源减排路径上做出一些调整。(21世纪经济报道)

  (二)欧洲

  1. 能源危机阴魂不散 欧洲陷入两难 减排目标和能源安全难以兼顾

  尽管欧洲似乎已为今年冬天备足了天然气,但远不能高枕无忧,预计该地区接下来几年的能源供应仍将受到严重短缺的威胁。

  欧盟目前的天然气储量约为95%,许多分析人士称,欧洲大陆能够在今年冬天避免一场能源灾难。然而,外界普遍预计,欧洲国家未来数年的天然气采购将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俄罗斯基本切断了天然气供应,并且全球其他国家对液化天然气的争夺也在加剧。

  国际能源署(IEA)本月警告称,欧洲明年可能就无法满足其能源需求,因此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保存现有天然气,转而使用其他可再生能源。

  多家德国企业和美国LNG出口商就2026年之后的天然气供应进行谈判。尽管许多欧洲人希望获得5到10年的天然气,但一些公司和政府官员不愿签署长期供应合同,因为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都确立了脱碳目标,要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企业担心自己可能会被届时不再需要的天然气所拖累。部分国家坚决反对长期天然气供应协议,一些人称,这些协议可能会破坏减排目标。

  欧盟官员本周在COP27大会上表示,欧盟计划在明年11月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前提高减排目标。作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大户”,欧盟目前的减排目标是:到2030年,欧盟境内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将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55%,到2050年完全实现碳中和。

  一些欧洲人在寻找减排目标和能源安全两头兼顾的方法,据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透露,他们正在考虑的一个选择是签署长期协议,并在未来几年将一部分天然气转售给其他国家,这是大部分美国LNG采购合同所允许的。另一个正在讨论的选项是,买家直接投资于LNG项目,并签署较短期的供应合同,他们将在之后的时间里出售所持股权。(财联社)

  2. 能源费用飙升,英国出现“柴炉荒"

  由于能源费用飙升,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为过冬购买烧木柴的炉子,在供不应求之下出现“柴炉荒”。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英国4—6月木柴炉销量同比猛增40%,随着天气趋寒,一些零售商木柴炉库存告罄。(央视新闻)

  (三)亚洲

  1. 罗姆加入碳化硅扩产大军 远期投资额增至去年计划四倍

  据报道,日本半导体厂商罗姆(ROHM)将在今年内于福冈县正式量产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并借此产品开拓纯电动汽车及医疗等新市场。

  “由于脱碳化和资源价格高涨,汽车的电动化需求增强,碳化硅产品的需求提前了两年”,罗姆社长松本功说。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计划到2025财年(截至2026年3月)最高向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投资2200亿日元。这使投资额增加到了2021年时计划的4倍。

  罗姆可谓日本碳化硅半导体领域的头号玩家。2022年春,罗姆在福冈县南部设立了公司的碳化硅半导体主力基地——罗姆阿波罗筑后工厂(位于该县筑后市),这也是日本国内企业首次建设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专用新厂房,承担着达成罗姆2025财年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生产目标的重任。目前罗姆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全球份额为14%左右。松本功认为,通过建设新工厂等增产投资,该公司的份额可提高到30%,“有望拿下份额世界第一”。(科创板日报)

  2. 沙特称“欧佩克+”石油减产计划将持续至2023年年底

  当地时间11月21日,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向外界否认了近期有关沙特正在与其他产油国讨论石油增产的消息,并表示“欧佩克+”日产减少200万桶的计划将持续至2023年年底。(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