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环境治理方向

来源:网络 上传:本站 时间:2019-08-20 阅读:

  作者:侯小菲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生态文明上升到新的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妙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从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般规律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而迈向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则是工业文明之后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都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得到了印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一、和谐共生 开拓文明发展新道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发展,从最初的敬畏自然到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逐渐迈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直至今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摒弃了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了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

  工业文明以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极大地丰富了物质财富,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却也使得破坏和改造自然的人类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愈发频繁,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性的能源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发生,在此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走向失衡。而具有更丰富内涵、更高层级的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了全球性的生态增长战略的成功,既是对古已有之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回归,又是凝结了人类智慧的文明发展历程的精神升华。

  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人类活动不再与自然为敌,而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大自然终将慷慨回报人类社会。

  二、绿色发展 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和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大量排放远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污染物的传统工业模式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绿色发展成为未来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旨在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并且尊重自然生态的多样性需求的发展方式,为应对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开辟了新的解决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绿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美丽中国”需要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二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达到统一,以绿色发展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建设美丽中国,既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三、开放合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荒漠化、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当前人类社会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区域性或者国家性的问题,而是关乎各国生态安全,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因此,环境治理是事关全人类命运发展的全球性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蕴含了华夏文明传承五千年的中国智慧,也为人类文明的前进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积极向世界传递出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展示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显著进展,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重要贡献者和领导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开放合作,并肩同行,沿着生态文明的足迹,追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全球环境治理的之路才会更进一步。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理解、互信、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共建共享、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担负更加重要的责任,加强全球环境治理的团结协作,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进程,共享全球环境治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