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意义深远

来源:网络 上传:本站 时间:2018-03-14 阅读:

  

 

  又到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人们纷纷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在万物萌新的春天里种下新苗,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增加一抹新绿。事实上,植树节至今,已经走到了第40个年头。进入“不惑之年”的植树节,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环保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深在中国扎下根来。

  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持续共存的千年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已然是重要且紧迫的课题。特别是空气污染、水土污染已经开始吞噬我们健康的情境下,建设生态文明早已在全社会达成共识,生活在天蓝、地净、水清的美丽中国,是共同期盼,是最大公约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绿色发展理念迅速普及开来、逐渐扎根下来,进入新时代的植树节,自然有了更大的价值,必然要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过去短短几年间,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身边的生态环境不仅在恶化的道路上“急刹车”,而且开启了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的“加速度”。特别是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确立“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追求的新目标之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有决心、守承诺、树典范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获得了世界的关注和点赞,有外媒认为,“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已经成为中国下一个五年的重要国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平衡,是中国政府的正确选择。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既是主观感受,也体现在客观数据的说服力上。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去年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39.6%、34.3%、27.7%;五年来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5亿亩,完成造林5.0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些测量数据不断趋好得出的结果就是:我们绿色的家园正在回归,生存的环境在改善,生活的品质在提升。

  成就的取得,关键在理念的转变。正所谓“理念一变天地宽”。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随着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不断被强调,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被上升到治国理政更加重要的地位,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由共识走向了实践,保护环境也逐渐成为全民行动自觉。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在刚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生态文明被历史性地写入了庄严的宪法。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具有了更高的法律地位,拥有了更强的法律效力。继写入党章后又写入宪法,正是让生态文明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生动体现。而以宪法之名确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无疑为将绿色发展理念更加广泛而深入地植入人心、落实到行动上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绿色,是我们的生命色,也应该是现代文明的底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色。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植树节之际,我们要把绿色植入土地;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我们更要继续把绿色发展的理念植入人心。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心底扎根了,生态文明的枝叶才会更加茂盛。